隨著市場看好大型科技股,資金不斷流入包括 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 及 Google 在內的「FAANG」美股。而不少專家都在尋找下一班科技巨頭,美國財經網站 Seeking Alpha 就預測以下 5 間「SMART」企業有望接棒。我們看看它們如何利用科技解決用戶痛點,成功在各行業佔據主導地位。
2009 年,Twitter 創辦人 Jack Dorsey 與朋友 Jim McKelvey 共同創立 Square。Jim 以前是一間小店的老闆,看到客戶因爲沒帶現金只帶信用卡,因而白白失去交易機會,這令他產生創業想法。過去,店舖老闆不接受信用卡付款主要有 2 個考慮:
成本效益:對於中小企來說,申請傳統刷卡機有不少困難,銀行對商舖的規模及行業有一定限制,如果刷卡金額低於指定數字,便會收取額外費用。中小企在害怕增加營運成本的狀態下,往往對刷卡機敬而遠之。
延遲取得金錢:對中小企來說,每日都必須維持一定的現金水平,若消費者使用信用卡付款,商家除了被抽成之外,還需要等候 3 至 5 個工作天才能拿到現金,影響公司現金流。
Square 的出現正正解決這 2 個痛點,店舖老闆只需下載 Square App 並完成註冊,它就會免費寄出可插在智能手機上使用的讀卡機。若店家急需現金,Square 更提供 1 至 2 天的特快取款服務,只需多付 1% 交易金額的手續費,便可以享有即日取款服務。
從 2013 年起,Square 以刷卡消費為起點,發展各種不同服務,例如管理員工出糧的 Payroll 和多管道整合線上線下業務的 Build with Square 等,在近年支付產業變革之中,Square 的崛起絕非偶然。
隨著單身人口增加及有更多人信任網絡約會,全球約會軟件出現爆發式成長。Match Group 是一間全球性網絡交友公司,旗下最大平台是 Match.com,提供超過 40 種語言的 App 和網站,使用者遍布全世界,旗下品牌包括 Tinder、Match、PlentyOfFish 和 Meetic 等,每個品牌都鎖定特定的使用者。
Match Group 平台的設計能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在眾多候選對象中篩選出心儀對象,比傳統方式更有主導權和不受地域限制,用家能輕易及隨時遇見對象。Match Group 具備良好的品牌識別、優秀的產品功能與使用者體驗,公司在 2019 年財政年度的毛利率高達 76%,可謂把握寂寞經濟的大爆發!
在這個充滿數據的時代,企業需要蒐集龐大的訊息並具備整理能力,將數據視覺化,以作出最佳的商業決定。數據分析和科學成為了重要技術,但是很多軟件使用難度高,不適合沒有電腦程式背景的用戶。
Alteryx 就為企業提供一個自助式資料整理、分析及報告的平台,使用戶能輕易掌握數據分析。隨著未來 AI、IOT、5G 等應用發展更加成熟,Alteryx 就如同 33 年前面世的 Microsoft Excel 一樣,站在時代的風口,改變商業數據的使用方法。
雖然很多香港人慣用 Netflix 觀看劇集和電影,但大部份人對 Roku 依然很陌生;然而,Roku 在這個數碼串流時代,已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Roku Player 是這間企業的核心商品,外觀看起來與普通的機頂盒無異,只需連結 Wi-Fi,就能將網絡影音的畫面投放到電視螢幕上。
這樣的功能聽起來好像很普通,但 Roku 的過人之處是其軟件和使用者介面,軟件能整合多間串流服務在同一個電視螢幕上,可以省卻切換帳號的煩惱,令人看得更方便舒適,用戶也可以直接用 Roku 輸入關鍵字,尋找不同平台上有沒有你需要的內容,毋須在各個平台逐一搜尋。
它是一間為廣告買家提供全渠道程序化廣告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購買服務的廣告科技公司。廣告買家可以透過它們的雲端平台,建立、管理和優化數碼廣告活動,它們涵蓋不同形式包括影片、音訊和社交媒體廣告,以及可以跨越不同裝置落廣告,如電腦、移動設備和連網電視 (Connected TV) 等。程序化廣告結合了即時競價和精準行銷的概念,讓廣告在合適的時間投放給目標群眾。
The Trade Desk 簡化了購買數碼廣告的流程,取代以往需要與不同媒體業務協商價格及投放不同廣告版位的傳統方式。在疫情影響下,越來越多企業增加投放到數碼廣告的預算,The Trade Desk 能協助廣告買家及媒體代理商以更快速和有效的方式投放廣告,相信未來走勢仍然強勁。
以上 5 間正在冒起的科技巨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從用戶的痛點出發去尋找商機。所以無論你是屬於新創企業還是傳統產業,在創造和生產產品時,必須反覆思考這 2 個問題:
1. 你為用戶解決甚麼問題?
在尋找藍海市場前,你了解目標用戶真正的痛點嗎?你有深入研究過目標用戶,確認你的解決方案符合用戶需求,而不是一時興起、追隨熱門的假性需求?
2. 你為用戶創造甚麼價值?
即使你辛苦開發產品,但如果只能解決目標用戶的枝節小問題,或者用戶發現它與現有的解決方法案沒有明顯差異,就很容易放棄你的產品。這樣代表你的產品或服務為用戶創造的價值不夠,所以你應該要為用戶創造出額外的價值,才會有更高的成功機會。
撰文:Valerie、Ray
圖像設計: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