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就飲啡新商機?香港咖啡市場3個新現象

疫情造就飲啡新商機?香港咖啡市場3個新現象
讚好及分享:

立即成為會員
接收最新資訊、活動及優惠!

「你今日飲了幾多杯咖啡?」咖啡文化在香港流行已經20年,上班時間總是看到人人手執一杯咖啡,除了連鎖咖啡品牌如 Starbucks、Pacific Coffee 等帶動飲啡潮流,近年更興起了精品咖啡熱,好像美國的人氣精品咖啡店、有「咖啡界 Apple」之稱的 Blue Bottle,在 2020 年開了第一間分店後,亦分別在中環、灣仔開到第 3 間分店。

Blue Bottle

現時,一杯咖啡的售價往往達 $40、$50,屬於高消費品,但隨著疫情打擊零售業,連黃金地段的租金也下跌,造就各類咖啡店出現,尤其是不少平價咖啡店進佔市場,單單是今年,銅鑼灣區就出現了 20 多間新咖啡店,專家指平價的香港咖啡市場未來仍具發展潛力,而香港人的咖啡文化越趨濃厚,也引伸出不同的商機。

 

現在來看看香港的咖啡新現象吧!

 

 

一、平價外賣咖啡店

在假日,不少人都會相約朋友或閨密到咖啡店談天說地或打卡,享受咖啡店「Chill」的氛圍;但在上班的日子,打工仔都會在上班前、午膳時間買一杯咖啡提神,他們的要求剛剛相反,要求店家「快狠準」,加上政府推行的堂食限制,令不少專攻打工仔的平價咖啡店應運而生,產品售價較低,地點上近寫字樓,使路過的人可能就因為聞到咖啡味,而衝動去買一杯。

Flash Coffee

而營運模式上,這些外賣咖啡店的員工較少,並租用面積較小、租金較平的鋪位,節省成本下可以薄利多銷。例如來自新加坡的 Flash Coffee 在疫情下進駐香港,加上主打用手機 App 落單,到達店舖即可取得咖啡,運用科技和平價策略,令大眾更勇於接觸和接受產品,短短一年時間,店舖數目已達 16 間,並集中在人流較高的商業區。

Flash Coffee 手機 App

二、高質精品咖啡周邊

與紅酒文化一樣,人們對咖啡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最好品嚐咖啡的方法當然是即磨即飲,加上近年有不少人會在家嘗試沖咖啡,帶動咖啡或周邊器具需求增加。

 

「Work from Home」時期開始,已有不少人會入手較好的咖啡機,現在漸漸回歸公司,有不少公司都會購入咖啡機,比起以往提供即溶咖啡,這種享受升級不少。

Return Coffee Roastery

同時,有不少咖啡店除了經營店面,也會售賣自家咖啡豆或不需研磨的 Drip bag,如 Cupping Room Coffee RoastersReturn Coffee Roastery 等,方便不同客人的需要。

Cupping Room Coffee Roasters

而以簡約設計為理念的 NOC,在今年更推出自主研發的即溶精品咖啡,用新技術將方便和高級享受融合,咖啡粉除了可以快速溶解於任何溫度的水外,更超越傳統,可以溶解在牛奶或植物奶中。

NOC 即溶精品咖啡

三、體驗型咖啡工作坊

現在工作坊盛行,大眾喜愛在假日參與工作坊或課程,培養其他興趣,而咖啡課程就是其中最受歡迎的課程。有別於專業的咖啡師課程,現時有不同機構甚至咖啡店會舉辦以興趣、業餘的咖啡課程或體驗班,當中例如有拉花班、咖啡品鑑班等,有些甚至一兩小時完成。

 

此外,一些線上課程平台 Next Master HK 就與 Urban Coffee Roaster 聯合創辦人 Gary Au 舉辦「在家都能實踐的咖啡美學」,旨在吸引無論是新手和有經驗的咖啡師都能提升咖啡知識,在家也可以沖到一杯好咖啡。

Next Master HK 與 Urban Coffee Roaster 聯合創辦人Gary Au舉辦「在家都能實踐的咖啡美學」

另外,一些咖啡店為了推廣,也會舉辦體驗課程,其中位於荃灣南豐紗廠的 KOKO Coffee Roaster,就在咖啡店旁邊開設 Coffee Lab 概念店,定時舉辦咖啡烘焙體驗坊,教授基本咖啡豆烘焙原理,參加者更可以親手烘焙自己的咖啡,再自己包裝及貼上獨有訊息標籤,成為獨一無二的禮品。

KOKO Coffee Roaster 開設 Coffee Lab 概念店

疫情造就飲啡新商機?香港咖啡市場3個新現象

撰文:Stephanie、Ray

讚好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