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成為會員
接收最新資訊、活動及優惠!
想在網上行銷,除了自己動手在社交平台上推廣,也可以請有份量的人「幫幫口」:常常聽人講的「KOL」,即是 Key Opinion Leader,是在網絡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
KOL 講一句,比品牌本身講千言萬語更有說服力,以下為你介紹 5種與 KOL 或網絡媒體合作的方法:
比較常見的,是按帖文收費:品牌要求 KOL 為產品寫一篇用後感或介紹資訊,配合 KOL 與產品合照,以吸引粉絲留意。
收費會因應 KOL 的粉絲數量、內容的要求而不同,例如企業要求在帖文內加入網站連結、Hashtag 數量,都可能要添加收費。
(圖片來源:Coffee Instagram 截圖)
收費比較便宜的,是品牌先準備好文字、圖片或影片,然後請KOL或網絡媒體幫你轉載。在帖文上會加上「廣告」或「特約轉載」等字樣,但對受眾而言,吸引力會較低。
(圖片來源:CapTV Facebook專頁截圖)
想讓 KOL 更有動力推廣,可以在帖文收費之上,再加入抽成 (Commission)。
通常的做法,是品牌給予每個 KOL 或網媒平台獨有的連結或優惠碼,品牌亦要有相應的系統去計算,有多少客戶在看了 KOL 的帖文後使用產品,來計算分成。
(圖片來源:空中飛傭 Facebook專頁截圖)
相對於純文字或靜態圖,影片一定比較吸引。因此有不少品牌都會與風格相宜的 YouTuber 合作,請他們拍片宣傳產品。
YouTuber 為了吸引受眾,通常會將產品融入有娛樂性的經歷中,以軟性營銷吸引受眾。但當然,製片過程較複雜,收費也相對地高。
(圖片來源:JASON (大J) YouTube 截圖)
要說服消費者你的產品有多好,親身示範就最有效。不少遊戲廠商在產品發行前,率先開放給直播主試玩。一來可以引起粉絲注意,亦可吸納意見,改良過再正式推出。
不同知名度的直播主會有不同收費,而直播長度也會令價錢有變。
(圖片來源:在下葉問 YouTube 截圖)
網絡行銷手法多,覺得靠人不如靠自己? 下次談談 Facebook 推廣新手常用的 Boost Post,是否有效加強推廣力度。
專家內容提供:
More Digital Limited
文章內容經過編輯,詳細文章請參閱原文:https://moredigital.com.hk/2018/06/07/kol-howtocharge/
圖像設計: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