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從前,一隻住在動物園裏的北極熊突然不再進食,情況嚴重,有生命危險。動物心理學家經診斷後發現,原來他絕食的原因是覺得在動物園裏太無聊了,於是飼養員每天把食物藏起來,讓他自己去尋找食物。
最終,北極熊狩獵的天性和熱情被重新燃點起來,開始回復正常進食!狩獵是北極熊的天性,動物園的飼養員每天餵食令牠失去了捕殺獵物的原始動力,連牠的生存的慾望都撲滅了。
你經常唔想返工?你是否每天重複著沒有挑戰性的工作?即使成功了也沒有感受到滿足,時刻都有想要「逃離」的想法?

你可能患有「精疲力竭症」(Supernova Burnout)
由臨床心理學家 Dr Steven Berglas 提出的「精疲力竭症」(Supernova Burnout) 是指人所經歷的一種慢性惶恐、失望、痛苦、抑鬱的心理狀態。患者通常以成功人士為主,即使他們事業有成,卻沒有因此感到快樂自信,反而感到焦慮倦怠,甚至恐懼無助,再也無法從工作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原因
太上進非好事?
當人們表現得非常上進和有野心,保持著非成功不可的態度時,反一而很容易感到怠惰和厭倦。把一切的目標放在「成功」上,而找不到工作本身的目的和意義。在成功前充滿焦慮,當他們獲得成功的時候,卻同時也失去了奮鬥的目標並感到空虛,有些人甚至會因此感到抑鬱。
成功了,然後呢?
某些成就高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心理回報的人,他們在達到目標後發現沒有帶來預期的改變。社會上人人歌頌他們事業的成功、物質生活的豐盛,但是他們卻沒有從此幸福快樂,反而陷入了患得患失的焦慮中。
延伸閱讀:
別以為只有成功人士才會有這困擾,生活在競爭激烈的香港,我們每人都背負着身邊的人的各種寄望,例如父母希望你出人頭地,公司預期你的業績持續上升。這些無可避免的期待通常帶來的都不只是良性壓力。當我們在職場上打拼數年,到達某個高度時,你承擔的責任便更大,此時就不是你想休息便能休息。高收入的同時被更多重擔和期望壓著。如果被負面情緒壓力支配生活,成功反而是約束著你人生的金手銬。

「精疲力竭症」明顯的症狀
1. 焦慮
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和時間,渴望成為人人稱羨的精英,但同時對於成功的焦慮不斷地累積,害怕自己沒有成就或不夠成功。這樣的焦慮在真正獲得成功後卻沒有改善,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沒有隨著自身的成功而迎刃而解。
2. 缺乏動力
在成功後失去動力: 在達到某成就後失去了原來的目標,並對生活周遭的事情失去了動力,他們可能衣食無缺、可能受人尊敬,心中卻沒有動力再去努力。
3.自我設限
成功後能獲得旁人的信任和尊敬,但卻因為不想讓他們失望,而放棄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以免失去他人的肯定。自我設限的人在已有成績和他人的期望間徘徊,想努力拉近兩者的差距,也會產生「精疲力竭症」。

不想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愈走愈痛苦?運用心理學方法緩解精疲力竭症,重新找回人生目標
心態上的調整:嘗試追求良性壓力,而非成功的安逸
多數人嚮往的成功是有足夠的金錢過上安逸的生活,雖然穩定收入和生活能帶來安全感,但人是無法在千篇一律或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工作中感受到激勵和滿足的。
即使是高薪厚職,當成功只是為了維持現有的成功。所保持的成功都只是單調的工作。背負惡性壓力的穩定生活不足以令人快樂,反而有損生心理健康,良性壓力才會使生活有意義和動力。
惡性壓力 (Distress)
由不愉快的經歷而引起的壓力,當受到挑戰時感到疲勞或壓抑,面對改變而未能適應時所產生的負面生心理狀態,如恐懼。
良性壓力 (Eustress)
當人為有意義的目標奮鬥時,即使受到各種挑戰和心理壓力,都有足夠的能力應付,更會愈來愈積極,也因此形成一個有壓力但愉快的經驗。

自我評估和了解
「人們總是用錯誤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低估了人生的真理價值」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很多人追尋一生都未必找到人生意義,但人生的真理價值一定不是只由職場地位來定義。 真正認識自己後才能滿足自己的心靈,盲目依循社會定義的成功去追逐成就,物質名利只帶來的只是短暫的快樂。
開放多元選擇
除了原本的事業以外,可以參與不同領域的活動,擴展知識之餘尋求新挑戰,還能暫時抽離原本的環境,尋找生活的新鮮感。
適時休息、重新出發
造成精疲力竭症的其中一個主因是對自己的表現過份緊張和焦慮。因此要學會在忙碌中適時的休息,在不同階段重新調適自己的狀態和方向,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地方更努力。

希望你不會營營役役一生,到頭來才發現換取的都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東西,卻再沒有捨棄安穩,去追尋理想的勇氣。有人覺得自己被困於現況中的原因是錢不夠,認為只要賺更多錢或是更「成功」,生活才會有「出口」,找到更多可能性,但其實很多時候,你缺乏的是鬥志,缺乏的是事業以外的人生價值。
Reference
Berglas, S. (2001). Reclaiming The Fire: How Successful People Overcome Burnout (1st ed.). Random House.
返工返到好攰?4招告別職場無力感
本文章由樹洞香港提供
原文連結:返工返到好攰?「精疲力竭症」職業倦怠?如何告別提不起勁的人生
關於樹洞香港
扎根香港
屬於香港人的心理學品牌
樹洞香港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推廣心理學為願景。我們深信知識就是力量,希望藉以專業,這個城市帶來點點改變。
這個時代,或許絕望、或許疏離。但亦更需要同路人繼續堅持、互相支援。我們一直在尋找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無論你有什麼想法,亦歡迎你告訴我們, 讓我們一起開創不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