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基金經理挑選股票時,會根據企業的業績與財務表現,或者是股價的預期走勢,將有潛質的股份加入投資組合之中。近年,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漸漸增強,有些基金經理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納入投資的評估決策過程。
自十八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以來,日新月異的技術促進生產力的飛躍,推動科技與文明的急促發展。不過,生產效率提升加劇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變得頻繁。

近年氣候變化被視為一種極大的風險來源,為企業帶來潛在的財務風險,同時有機會對金融機構和整體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以香港為例,2018 年颱風「山竹」襲港,造成多處水浸,風災後翌日交通癱瘓,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投資評估決策 不僅考慮財務回報
基金是一種發展成熟的投資工具,由專業的基金經理管理。當你投資於基金產品,你所投資的資金會跟其他投資者匯集一起,由基金經理決定投資於哪些資產或項目,例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基金通常持有數十隻股票或其他證券,有助分散投資風險。基金經理的報酬與基金的表現掛鈎。

近年,負責任投資 (Responsible Investing) 或可持續投資 (Sustainable Investing) 成為投資界流行熱話。負責任投資或可持續投資指在投資過程中,除了財務回報的考量之外,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 簡稱ESG) 等因素納入投資的評估決策,是一種兼顧長期投資回報及其可持續性的投資方式。
以下是一些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例子:
環境
- 碳排放
- 溫室氣體排放
- 環保政策
- 廢物污染
- 能源消耗
- 自然資源使用和管理
社會
- 性別及性別平衡政策
- 人權政策
- 對周遭社區的影響
- 健康安全
- 工作環境安全
公司治理
- 反貪污受賄政策
- 反不公平競爭
- 道德行為準則
- 董事會架構及多元性

延伸閱讀:
負責任投資發展初期以排除法為主,避免投資於可能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的資產類別和行業,例如從事煙草生產、賭博等公司。現時,部份投資者已經把 ESG 本身視作一個資產類別及投資策略。
企業投放資源在可持續發展是否必然犧牲收益?許多學術研究表明,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在股票市場、還是財務表現方面,都優於同類公司。

綠色基金為客戶提供不同選擇
現時,有一間保險公司為強積金客戶提供綠色退休基金的選擇,單看基金名稱,可能令人聯想到有關再生能源或節能減廢的行業;但是細看投資組合,發現蘋果公司、微軟、Alphabet Inc (谷歌的母公司) 位列基金投資組合首三位,這些企業顯然與環保行業風馬牛不相及。
原來該基金的宗旨是在考慮傳統因素的同時,揀選一些在實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及履行社會責任上有良好表現的公司。

上市公司需披露環境及社會因素的事宜
投資者應從何得知個別企業在 ESG 方面的表現?就香港上市公司而言,香港聯合交易所規定所有上市公司披露有關環境及社會因素的事宜,例如制定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水效益、能源效益的目標及相應措施。
而在全球各地,很多國際機構紛紛提倡可持續金融,部分更制訂全球性標準,應對與可持續性風險或環境風險相關的議題。
香港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責任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創造更美好的將來,為社會及整個世界帶來改變。金融投資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的命脈,可成為負責任投資的推手,鼓勵企業發展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保藍天的投資決策 4個方面了解ESG
本文章由經商學院提供
關於經商學院
校園經濟及通識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經商學院》雙周刊,志在增進中學生經濟科學科知識,並培訓學生經濟科應試能力,本公司亦製作經濟科及企會財科網上教學課程,其他經商及金融有關出版刊物及書籍。
Facebook:schoolecon
Website:hkeconschool.com